电脑教程

55岁程序员在公司内网埋下“失业炸弹”,面临10年监禁

字号+作者:创站实验室来源:系统运维2025-11-26 20:04:20我要评论(0)

2019年9月9日清晨,伊顿公司Eaton Corp)的IT部门像往常一样处理着一项例行任务:从Active Directory中删除一位刚被解雇的员工账号。然而,账号删除的瞬间,屏幕上却弹出异常警报

2019年9月9日清晨,失业炸弹伊顿公司(Eaton Corp)的岁程IT部门像往常一样处理着一项例行任务 :从Active Directory中删除一位刚被解雇的员工账号  。然而 ,公司账号删除的内网年监瞬间 ,屏幕上却弹出异常警报。埋下面临数秒后,失业炸弹全球数千名员工的岁程登录界面集体“黑屏”,服务器开始无休止地重启,公司仿佛整个系统被按下了“自毁按钮”。内网年监

IT团队手忙脚乱地排查  ,埋下面临却发现恶意代码来自一位55岁的失业炸弹软件开发工程师Davis Lu精心设计的“失业炸弹”——一个足以让这家电源管理巨头IT系统瘫痪的亿华云“自爆开关”  。

近日 ,岁程涉事技术老兵因恶意破坏被美国司法部宣判有罪 ,公司面临最高10年监禁,内网年监而他的埋下面临故事,不仅是一场个人复仇 ,更暴露了企业内部威胁管理的深层漏洞 。

潜伏六年的“摇篮系统”

Davis Lu于2007年加入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全球电源管理巨头伊顿公司。作为一名资深开发人员 ,他在公司网络和服务器开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。然而,云计算2018年的公司“重组”成了导火索。据司法部文件 ,Lu的职责被大幅削减,系统权限也被限制,这让他感到地位不保 。于是 ,他选择拿起“代码武器”。

从2018年起 ,为了惩罚公司未来对自己的“不忠行为” ,Lu开始在企业内网中部署一种类似三体小说中“摇篮系统”的恶意代码 ,一旦自己被公司解雇将立刻触发该系统发动攻击 。建站模板

2019年8月 ,Lu进一步升级破坏行动 ,部署了名为“Hakai”(日语“破坏”)和“HunShui”(中文“浑水”)的程序 。这些代码通过制造“无限循环” ,耗尽服务器资源 ,导致系统崩溃 ,同时删除了同事的用户配置文件 ,阻止正常登录  。然而 ,最致命的一击是名为“IsDLEnabledinAD”的“自爆开关”——一个Lu以自己名字命名的“杀手锏” 。模板下载这个开关被设计为:一旦Lu的Active Directory账户(因裁员)被禁用,所有用户将被踢出系统。

2019年9月9日,Lu被正式解雇当天,这一开关被触发 ,全球数千名员工瞬间失去访问权限 ,伊顿的运营陷入瘫痪。

这场“数字瘫痪”给伊顿带来了巨大损失 。司法部宣称 ,Lu的行为造成了“数十万美元”的直接经济损失 ,影响了伊顿公司全球业务运转 。FBI克利夫兰分部特别探员Greg Nelsen痛斥:“Lu利用他的源码下载教育 、经验和技术  ,故意伤害雇主并阻碍了数千用户 。”然而 ,Lu的辩护律师Ian Friedman却坚称 ,实际损失不到5000美元,控方夸大了后果 。真相究竟如何尚待法庭进一步裁决 ,但无论金额多少,这场风波已让伊顿的IT安全短板暴露无遗。

更令人咋舌的是 ,Lu的服务器租用“作案手法”并不复杂。他利用自己作为开发者的独有权限 ,在内部服务器上部署代码 ,执行时甚至直接使用个人用户ID 。事后调查发现,他还曾搜索如何“提升权限、隐藏进程  、快速删除文件”,显示出蓄意阻挠修复的意图 。甚至在被要求归还公司电脑当天 ,他还试图删除加密数据和Linux目录 ,进一步掩盖痕迹。

这些案件细节不禁让人感慨 :一个心怀不满的程序员 ,竟能如此轻易地让一家跨国企业“断电” 。

内部威胁的“潘多拉魔盒”

Lu的案例并非孤例。近年来,“删库跑路”类事件频发 :2020年 ,前思科工程师因不满解雇破坏云基础设施被判刑两年;2021年,特拉华州IT管理员删除前雇主服务器文件酿成重创 。这些事件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——企业对外部黑客严防死守,却往往忽视内部威胁 。

根据Cifas 2024年2月报告,超半数英国企业担忧恶意内部人员的破坏,而远程工作和高生活成本正加剧这一风险 。

伊顿的失守暴露了内部威胁管理的三大漏洞:一是权限管控失灵 ,Lu能以个人身份直接操作生产服务器 ,且无人察觉;二是代码审查形同虚设  ,恶意代码上线前未被拦截;三是离职流程疏忽 ,未及时回收权限和设备 ,导致“自毁开关”顺利生效  。事后 ,伊顿虽未公开回应 ,但据传已加强了代码审查和Active Directory实时监控。然而 ,这种“亡羊补牢”能走多远 ,仍是未知数  。

Lu的结局令人唏嘘 。无论结果如何 ,这场风波已为科技行业敲响警钟 :程序员不再只是代码的书写者 ,他们的愤怒也可能成为系统的“定时炸弹”  。

对企业而言 ,这意味着IT安全必须从“防外”转向“内外兼顾” 。权限最小化 、行为监控 、离职审计,每一项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防线。

1.本站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2.本站的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;3.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。

相关文章
  • 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?有哪些分类?

    什么是入侵检测系统?有哪些分类?

    2025-11-26 19:32

  • 全面了解OPPOR9更新系统的方法与体验(OPPOR9更新系统步骤详解,优化手机性能与功能体验)

    全面了解OPPOR9更新系统的方法与体验(OPPOR9更新系统步骤详解,优化手机性能与功能体验)

    2025-11-26 19:20

  • 华为荣耀7字体大小在哪修改

    华为荣耀7字体大小在哪修改

    2025-11-26 19:12

  • 三星S6Edge浮窗预览怎么用

    三星S6Edge浮窗预览怎么用

    2025-11-26 18:42

网友点评